发布时间:2022-05-07 14:59:36 研究室
5月6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主办,《物流研究》编辑部、中国财富出版社承办的“应对突发事件物流保通保畅稳产稳链网络论坛”(即“双保双稳”网络论坛)举办。论坛设计了20个选题,邀请了30位行业智库、院校专家和重点物流企业高管,历时4个多小时,从不同角度,结合实际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论坛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秘书长贺登才主持。
论坛旨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适应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建立和完善常态化应急物流体系建言献策。本次论坛产生了一批基础性、应用性、创新性、前瞻性较强的核心观点。
就当前遇到的突出问题,与会专家认为,当前出现的交通物流货运问题并不是物流本身的问题,而是疫情防控的“点管控”与物流“网运行”之间矛盾冲突的集中体现。要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兼顾各自严密性和顺畅性,寻求突破“孤岛式”管控和“网络化”运行难题,提升应急物流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就常态化应急物流体系建设问题,与会专家认为,应将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纳入国家整体安全发展战略体系,从体制、机制、规划、标准、指挥、科技、责任分担和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树立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加快构建和完善现代化应急物流体系。
就应急物流管理协同问题,与会专家认为,需要深入推进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跨企业多方协同,破除各种非必要的“堵点”“卡点”,真正树立全国“一盘棋”意识,助力统一大市场、大循环。特别要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协同联动,形成合力。
就应急物流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问题,与会专家认为,应加大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设备,推进货运无人机、无人车、无人码头、无人仓建设,推广无接触配送,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建立统一的应急物流指挥调度平台和城市物流大脑,消除“中梗阻”。
就应急物流基础设施问题,与会专家认为,物流基础设施等同于供水供电设施一样,一刻也不能停。需要综合运用并完善国家物流枢纽、物流园区、港口群、车站、机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基础设施应急物流功能,建设应急物资储备节点和末端物流网点。依托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特别要注重发挥铁路系统在应急物流中的核心作用。
就产业供应链物流中出现的问题,与会专家认为,要加快构建重点行业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和替代方案,开展全球供应链安全战略研究,将供应链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保持供应链柔性,提高自主可控能力,稳固世界供应链枢纽地位。
就应急物流运作主体问题,与会专家认为,企业是应急物流运作主体,应建立应急物流资源台账和应急物流动员补偿机制。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努力营造做大做强物流企业的政策环境,培育和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
就应急物流人才培育问题,与会专家认为,“人”是保障应急物流有序运转最重要的因素,要像医护人员、志愿者“大白”那样善待卡车司机、快递小哥等物流从业人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产生活条件。在紧急情况下应放松对他们的管控,让专业的人放开手脚干专业的事。要加强应急物流专业队伍建设,要造册登记,明确定位,强化专业演练。要加强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不断扩充专业队伍,提高专业素质。
最后,贺登才为本次论坛赋诗一首,为论坛做了小结:“抗疫减灾‘生命线’,‘双保双稳’上云端,应急物流做预案,无惧风险安如山。”
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研究院、武汉现代物流研究院,北京交大、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华东交大、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天津大学、安徽大学、西南财大、湖南工商大学、中南林科大、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济南大学、山西财大、大连理工大、南昌职业大学等智库及院校专家,以及来自中国物流集团、中国外运、顺丰集团、美团配送、传化集团、物美集团等重点联系企业高管参加了本次论坛。各地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物流企业、院校和研究机构在当地组织员工参加论坛,听取了专家演讲。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