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物流 > 正文

@求职者,最新就业促进政策部署来了

发布时间:2021-08-18 19:30:22 新华网

8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聚焦就业话题,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扩容提质。

就业,关乎百姓生计,关系发展大局。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一词共出现36次,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被列入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同样,就业也成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出现的高频词之一。

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若干政策措施;

6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十四五”时期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大激发市场活力促发展、扩就业、惠民生;

5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全国小微企业总数超过4400万户、个体工商户超过9500万户,成为我国就业主力军。会议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和发展;

5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部分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期限延长到今年底,确定进一步支持灵活就业的措施;

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围绕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稳就业保民生,确定了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具体举措;

......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国有14亿人口、约9亿劳动力,解决好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

8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告诉了我们这项任务完成的最新进展情况:1-7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822万人,已经完成全年目标的74.7%。

正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所解读,就业形势稳定主要原因来自于:

一是经济逐步恢复,用工需求增加。二季度,GDP两年平均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

二是新动能成长壮大,灵活就业增加。随着双创快速发展,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快速成长,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就业带动效应在增强。快递小哥、网络直播、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岗位在增加;

三是就业优先政策持续显效。持续推进企业减负、稳岗扩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有序引导农民工外出就业,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以上措施都有利于促进就业稳定。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共同发力,我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今年一系列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的稳岗增岗措施,稳定了预期,稳定了市场,稳定了就业。

成绩来之不易。然而,我们也需要认清的是,当前我国面对的国内外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要继续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政策优先位置,强化政府责任,坚持市场主导,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如何落实,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了五方面要求:

一是强化财政、货币等政策支持就业的导向,促进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推动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多渠道促进灵活就业。

二是强化创业带动就业,放大就业倍增效应。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束缚创业的壁垒,加强创业支持,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发劳动者创业积极性。

三是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健康发展,增加新的就业岗位。

四是完善机制和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和脱贫人口等就业服务。努力消除就业歧视,加强灵活就业人员和大龄、妇女劳动者等权益保护。

五是面向市场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和安全生产素质。

在7月30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刘昆曾透露,今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34427亿元,财政部将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等各类资金,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的帮扶,继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发挥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的功能作用,推动稳住就业基本盘。

据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市场监管部门将推出多项举措,做好对个体工商户帮扶工作。一是聚焦就业导向,鼓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增加经营场所资源供给,为个体工商户提供租金低廉的经营场所;二是持续严厉整治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坚决制止加重个体工商户负担的各类违法行为。督促引导相关的平台企业,降低过高的不合理收费和抽成,提高各项收费标准、规则和抽成比例的公开透明度;三是推动个体工商户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保,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创业辅导和职业培训服务。鼓励就业服务机构、创业孵化机构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更多的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就业服务,缓解个体工商户招工难问题,同时为个体工商户提供线上的职业培训、灵活就业的供需对接等就业服务,帮助个体工商户提升素质和抗风险能力。

就在上个月,人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共同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对于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平台经济,意见从健全公平就业、劳动报酬、休息、劳动安全、社会保险制度,强化职业伤害保障,完善劳动者诉求表达机制等多方面,补齐了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制度短板,还将所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劳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构筑权益“防护网”。

稳就业、保就业,关键还要靠发展。中国经济韧性强、回旋余地也大,相信在经济稳定恢复的有力支撑下,在就业优先政策的持续发力下,未来就业形势持续改善一定能够有更坚实的保障。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