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2 09:38:42 江苏省物流产业促进会

标准共建+场景共创,破局农批转型深水区。8月29日,江苏省农批市场数智创新联盟发起人会议在南京举办。在江苏省物流产业促进会牵头推动下,18家农批市场与8家科技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在内的生态服务商共同签署联盟倡议书,宣告打造面向全行业的开放合作平台,以“标准共建、场景共创”为核心路径,构建江苏省农批市场数智新生态。
行业转型进入深水区,“单打独斗”难以为继
农批市场作为农产品供应链的关键枢纽,其运营效率直接关系民生保供稳定与农民增收成效。然而,行业当前普遍面临数字化程度低、运营成本高企、绿色转型滞后、服务模式单一、融资渠道不畅等突出问题。
江苏省物流产业促进会冷链专委会秘书长李琦在报告中援引数据指出:市场端,江苏省年交易额超10亿元的87家农批市场中,仅12家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流通端,冷链流通率不足45%,跨区域追溯对接率仅31.2%;产销端,产地-市场-消费数据割裂,导致供需失衡、产销波动频繁、损耗率居高不下。
江苏省物流产业促进会创新中心副主任凌云飞在报告中进一步剖析农批市场智能化发展瓶颈:自动化仓储设备、智能机器人、AI 算法平台等建设及运维成本高昂;农批市场多尘、潮湿、低温的复杂环境,叠加货物规格不一、包装形式多样的非标作业场景,导致许多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水土不服”;当前数据应用多停留在可视化展示与事后统计阶段,基于大数据的预测性分析能力严重缺失,难以精准预判商品价格走势、未来交易量等关键信息;从货物编码、数据接口到智能设备通信协议,均缺乏行业统一标准,导致不同系统与技术方案难以集成。
现代竞争往往跨越行业边界——打败方便面的不是同业品牌,而是外卖平台;打败传统相机的不是胶片巨头,而是智能手机。江苏省物流产业促进会总统计师周俭司主持会议并强调:同行非冤家,破解行业难题,必须依托集体智慧、协同力量与数智赋能。正是基于这一共识,江苏省农批市场数智创新联盟倡议应运而生,核心目标便是紧扣时代脉搏、凝聚各方力量、整合行业资源,推动农产品流通领域降本增效与高质量发展。
标准共建:打通数据孤岛,确立行业发展新基线
无标准,不互联。当前,不同农批市场因系统供应商差异、数据标准不统一,形成大量“数据烟囱”,既阻碍跨区域协同运营,又大幅抬高产业链整体运营成本。
会上明确提出,联盟将联合共建江苏省农批市场数智化标准体系,涵盖数据接口标准、智慧农批建设指南、绿色市场评价标准等核心领域。通过统一标准打通市场间“数据经脉”,既降低跨市场互联互通成本,也助力更多农批市场减少转型试错成本、快速融入数智生态。
场景共创:锚定真实需求,推动技术落地见效
“场景”成为与会企业讨论的高频关键词。拒绝“为数字化而数字化”,联盟着重强调以真实业务场景为牵引,推动技术落地应用。
目前,联盟初步规划三大重点协同场景:应急保供联动,搭建极端天气、公共卫生事件等特殊场景下的市场间调货互助平台,提升民生保供应急响应效率;供应链金融普惠,依托联盟内真实交易数据,联合金融机构开发“数据信用贷”等产品,解决中小商户融资难题;绿色冷链共配,整合联盟成员闲置冷库资源与运力,发展共同配送模式,降低车辆空驶率与碳排放。与会企业均表示,将积极开放自身业务场景,参与协同创新。
六位一体协同,构建数智化生态体系
秉持“开放协同”理念,联盟将广泛吸纳多元主体参与,形成“六位一体”生态架构。
政府层面:提供专项资金申报指导、组织政策解读专项活动,推动江苏省农产品流通数字标准体系建设;
农批市场与产业链企业:开放交易、物流等核心数据接口,提供数字化转型的真实场景与需求反馈,联合开展新技术、新模式试点;
高校与科研机构:承担技术研发攻关任务,并为商户及市场管理方提供数字技能专项培训;
商户与采购商:作为最终用户,反馈数字化工具使用体验,参与数据共创;
金融机构:提供专项贷款、贴息等金融支持,依托联盟平台交易数据开发特色金融产品,缓解融资难题;
科技企业:承担大数据平台建设与运维,提供智能硬件、系统集成等数智化解决方案。
从“建联盟”到“见行动”,明确目标与路径
此次会议既立足行业现状深刻洞察痛点,也围绕未来发展提出务实构想。会议研究讨论了联盟章程、倡议书、理事长轮值制度及年度工作计划,初步确定9月召开江苏省农批市场数智创新联盟成立大会;近期将深入一线开展全省农批市场痛点需求调研与省外标杆案例考察;同步汇聚资源,构建数智生态供应库与专家智库。
江苏省物流产业促进会副会长周晓林在总结中提出联盟发展“4321”战略:
强化“四共”理念:“共建”——依托农批市场、生态服务企业共同搭建数智化合作平台;“共享”——联盟内共享行业数据、政策信息、技术成果;“共创”——勇于创新,打造江苏省农产品批发市场数智化“样板间”;“共赢”——助力市场经营者降本增效,助力生态服务企业拓展应用场景,保障百姓餐桌更安全、更丰富。
打造“三化”硬核:以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重点,筑牢农产品流通体系“智慧底座”。其中,绿色化是底色,重点探索低碳流通模式;数字化是核心,探索共建行业级数据平台,整合各市场交易数据、供需信息,形成全省农产品流通“数据地图”;智能化是关键,探索 AI 技术在农批场景的深度应用。
创新双“+”模式:一是以“共性+个性”为路径,“共性”层面推进复制推广,如以联合采购获取数智化改造“团购价”、共同申报省级试点项目;“个性”层面杜绝“一刀切”,通过联盟搭建“技术菜单”,支持各市场按需选择、梯度升级。二是以“政策+市场”为驱动,“向上对接”,争取将联盟工作纳入省级农产品流通支持政策;“向内挖潜”,通过设施共享、联合采购、技术复用降低共性成本,将节省资金投入核心研发与个性化升级。
实现“一个”目标:以更高效益、更低成本、更高质量构建江苏省现代农产品流通供应链体系。
“在此签下的不仅是名字,更是对行业的承诺与责任,是江苏农批市场的未来!”与会企业在交流中均表达了加入联盟、共促发展的热切期盼。各方期待以此次会议为起点,将共识转化为行动,让各市场的“小进步”汇聚成江苏省农批行业的“大跨越”。
目前,联盟已正式开放招募,诚邀全省农批市场及相关生态伙伴加入,携手共筑江苏省农批行业数智未来!
每日 推荐
- 江苏今起免收高速公路车辆救援服务拖车、吊车费
- 海南首例!外籍船舶通过电子证书办结口岸申报
- 四川“三网”融合助推产业建圈强链 上半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超4.9万亿元、同比增长7.1%
- 全国碳市场建设明确时间表路线图 交通运输行业积极参与碳交易工作
- 江苏省农批市场数智创新联盟发起人会议在宁举办
- 我国开通首条金砖安全智能贸易试点航线
- 习近平:上合峰会肩负着凝聚各方共识 激发合作动能 擘画发展蓝图的重要
- 《“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经部务会审议通过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规模化创新应用
- 重庆全链条治理公路货运超限超载
- 跨境运输需求旺盛 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今年开行453列创历史同期新高
- 浙江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印发 行业发展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