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4 14:25:58 中物联港航供应链分会

共推工贸港航协同 助力“供应链出海”
——在2025年第四期工贸港航协同发展研讨会上的致辞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杨国栋
2025年5月13日
当前,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对国际供应链发展带来诸多挑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港航供应链分会在此召开第四期工贸港航协同发展研讨会,凝聚各方智慧,推进中外合作,很有意义。在此,就工贸港航协同发展,我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以深化“两业融合”促进工贸港航全链协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物流业是畅通循环的动脉。二者深度融合,需推动工贸企业与港航物流企业从简单的环节合作转向全链协同。以链群思维整合采购、生产、仓储、运输、口岸等资源,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耦合的新型生产关系,利用生态级融合,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终端配送的全链条降本增效。
二是以推进数智升级赋能工贸港航智慧协同。数智化不是工具迭代,而是生存模式的重构。当前,需加快物联网、区块链、AI在港航物流场景的应用,构建“智慧物流大脑”,实现船舶动态、货物追踪、风险预警的实时联动。同时,通过制定数据接口标准,打破企业间的信息孤岛,让数据真正成为供应链协同的纽带。
三是以推进绿色转型带动工贸港航低碳协同。“双碳”目标倒逼行业变革,实现“双碳”目标是行业的必答题而非选择题。工贸港航协同发展必须跳出“被动减排”的思维定式,以“绿色领跑者”的姿态,重构产业规则与技术范式,在技术革新、模式优化、规则引领三个维度实现突破性跃升。
四是以加强中外合作促进国际工贸港航联动。面对逆全球化暗流,我们更需以开放姿态拥抱机遇。对内,要深化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区域协同,依托“链长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对外,要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成员国家的港口合作、标准互认,实现更广泛的工贸港航协同,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网络和新工业的文明纽带。
作为行业发展的桥梁纽带,中物联港航供应链分会正在成为推动工贸港航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借此机会,我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当好参谋助手,围绕产业供应链集群培育和工贸港航协同等课题深化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二是搭建共赢平台,通过供需对接会、国际考察等形式,促进京津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RECP成员国家供需高效匹配;三是培育创新标杆,联合企业、高校等打造数字化供应链转型与绿色转型示范项目,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模式。
石家庄不仅是“南北通衢、燕晋咽喉”,更是港航供应链创新的热土。期待大家以本次会议为起点,共绘工贸港航协同新蓝图!
每日 推荐
- 第三届中物联仓储技术大会在湖州召开
- 马增荣:以仓储技术之进,拥抱智慧物流浪潮
- 国家标准委下达1项物流国家标准项目计划及1项外文版计划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六党支部党员大会在京召开
- 中央社会工作部印发《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进一步加强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工会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 中物联2025年第5号公告 《大宗货物电子仓单登记平台基本要求》等团体标准发布
- 2025资源循环与废弃物物流国际标准化大会议程发布
- 中国重要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周报 (251009--251011)
- 马增荣一行赴江苏海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走访调研
- 马增荣出席地上铁2025届创连大会